肺纤维化的CT表现主要包括网格状影、蜂窝状改变、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磨玻璃样变和胸膜下线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
1、网格状影:
肺纤维化早期在CT上表现为细线状或网格状阴影,主要分布于双肺基底部和胸膜下区域。这种改变反映肺泡间隔增厚和早期纤维化形成,随着病情进展,网格状影会逐渐增粗并融合。
2、蜂窝状改变:
疾病进展期CT可见直径3-10毫米的囊状气腔,排列呈蜂窝状结构。这种特征性改变代表终末期肺纤维化,囊壁由纤维组织构成,多分布于中下肺野,常伴有肺结构扭曲变形。
3、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由于纤维组织收缩牵拉,CT显示支气管不规则扩张变形,管壁增厚。这种改变多发生在肺外周区域,支气管走行扭曲呈"枯树枝"样,是肺结构重塑的重要征象。
4、磨玻璃样变:
部分患者CT可见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提示存在活动性肺泡炎。这种改变可能代表疾病急性加重期,需要与感染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5、胸膜下线:
在胸膜下1厘米范围内可见与胸膜平行的线状致密影,长度超过2厘米。这种改变反映胸膜下纤维化,常见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具有较高诊断特异性。
肺纤维化患者日常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粉尘和烟雾刺激。建议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改善肺功能,饮食上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新鲜蔬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定期随访肺功能检查和胸部影像学评估,出现气促加重应及时就医。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必要时可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