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手足口病初期通常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三个典型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初期症状以中低度发热为主,体温多在38摄氏度左右,可能伴有食欲减退或精神不振。口腔黏膜会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部位,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导致进食疼痛。手足部位会出现斑丘疹或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多出现在手掌、足底及臀部。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重症病例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差、嗜睡、易惊等。
家长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患儿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选择柔软衣物减少摩擦。
婴儿会感染手足口病,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5岁以下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感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除5岁以下儿童外,免疫力低下人群和托幼机构儿童也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包括营养不良、患有慢性疾病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托幼机构儿童由于集体生活,接触密切,容易造成病毒传播。
预防手足口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保持室内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