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凝固的血液一般可以检验,但检测项目可能受限。血液凝固后可能影响部分指标的准确性,需根据具体检测目的判断。
凝固血液仍可用于部分检测项目。血凝块可通过离心分离血清,用于生化指标如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检测。部分免疫学检测如肿瘤标志物、激素水平也可使用分离后的血清。凝血功能相关检测如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等指标在凝固血液中反而更易检出。血液凝固后细胞成分被包裹在纤维蛋白网络中,常规血常规检测可能无法进行,但特殊染色或分子生物学检测仍可能提取有效信息。
部分检测项目在血液凝固后结果可能不准确。需要全血检测的项目如血常规、血流变等无法使用凝固样本。需要特定抗凝剂保存的检测如血气分析、血氨测定等会受凝固影响。某些酶学检测如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在凝血过程中可能被释放或降解。血小板功能检测、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等血液凝固相关项目会因凝血过程启动而失去检测价值。特殊检测如血培养、疟原虫检查等需要新鲜血液样本。
送检凝固血液时需告知检验人员样本状态,实验室会根据检测目的处理样本。不同检测项目对样本要求差异较大,建议采集新鲜抗凝血送检。若必须使用凝固血液,应尽快分离血清并低温保存。特殊检测前建议咨询检验科室,确认样本是否符合要求。血液凝固后存放时间越长,检测结果可靠性越低,应尽快送检。
儿童肾衰竭可以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和禁忌症。
血液透析是儿童肾衰竭的重要替代治疗手段,适用于急性肾损伤或终末期肾病。当患儿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顽固性水肿或尿毒症症状时,医生会考虑启动透析治疗。儿童透析需使用专用的小型透析器和管路,血流量需根据体重精确调整。治疗前需建立血管通路,通常选择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管,年长儿可行动静脉内瘘术。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及电解质变化,防止低血压或失衡综合征。
早产儿或低体重患儿因血管条件限制可能无法耐受常规透析,合并严重出血倾向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需谨慎。部分遗传性肾病患儿可能因原发病进展过快导致透析效果受限。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贫血加重、生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需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营养支持。
患儿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家长需严格记录每日出入量及体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