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在中医中称为郁证,属于情志病范畴,与肝气郁结、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等证型相关。中医认为郁证主要由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导致,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胸闷胁痛、失眠多梦等症状。
1、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郁证的常见证型,多因长期情绪压抑或突然精神刺激导致肝疏泄功能失常。患者常见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咽部异物感,女性可能伴随月经不调。治疗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中成药如逍遥丸、舒肝解郁胶囊能疏肝理气。针灸常取太冲、期门等穴位。
2、心脾两虚思虑过度或久病耗伤易致心脾两虚,表现为心悸健忘、食欲减退、面色萎黄。归脾汤是经典方剂,中成药如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可健脾养心。日常可食用山药、红枣等补益食材,配合艾灸足三里调理。
3、气血不足长期郁证可能耗伤气血,出现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等症状。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可气血双补,中成药如八珍颗粒、复方阿胶浆能改善气血亏虚状态。建议练习八段锦等温和运动促进气血运行。
4、痰热扰神气郁化火炼液成痰时可出现烦躁易怒、口苦痰黏、舌红苔黄腻等痰热证候。黄连温胆汤具有清热化痰功效,中成药如礞石滚痰丸、牛黄清心丸适用于此类证型。饮食需避免辛辣油腻。
5、肾精亏虚郁证日久及肾会出现腰膝酸软、耳鸣健忘等肾精不足表现。左归丸或六味地黄丸可滋补肾精,中成药如五子衍宗丸、龟鹿补肾丸对肾虚型郁证有效。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中医治疗郁证强调辨证施治,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运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情志调节可通过琴棋书画等怡情养性活动实现,严重症状需及时结合心理治疗。
血糖检查在医学上通常称为血糖检测或血糖测定,主要用于评估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血糖检测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或随机血糖来评估糖代谢情况。空腹血糖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测得的血糖值,正常范围在3.9-6.1mmol/L。餐后血糖通常测量餐后2小时血糖值,正常应低于7.8mmol/L。随机血糖指任意时间点测得的血糖值,不考虑进食时间,正常应低于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也是血糖监测的重要方法,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在4%-6%。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则用于评估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常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日常监测血糖有助于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健康人群也应关注血糖水平,保持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血糖。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血糖,早期发现血糖异常有助于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