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和功能评估最具诊断价值,主要适用于肾盂积水、输尿管狭窄、肾结石、膀胱反流及肿瘤定位五种情况。
1、肾盂积水:
静脉肾盂造影能清晰显示肾盂扩张程度及梗阻部位。通过对比剂排泄动态观察,可区分机械性梗阻与功能性积水,同时评估患侧肾脏残余功能。典型表现为肾盂肾盏呈囊状扩张,造影剂滞留时间延长。
2、输尿管狭窄:
该检查可精准定位狭窄段位置与长度,辨别先天性狭窄或后天性瘢痕挛缩。狭窄近端输尿管常呈梭形扩张,远端突然变细,造影剂通过受阻。对于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复查具有不可替代性。
3、肾结石:
不仅能发现X线阳性结石造成的充盈缺损,还可判断结石是否引发尿路梗阻。阴性结石在造影剂背景下表现为透明影,同时能观察到结石继发的肾盂黏膜水肿等间接征象。
4、膀胱输尿管反流:
在排尿期摄片时可捕捉到造影剂自膀胱向输尿管逆流的动态过程,明确反流分级。对于儿童反复尿路感染病例,该检查是诊断原发性反流的金标准。
5、泌尿系肿瘤定位:
通过肾盂肾盏的受压变形、充盈缺损等表现辅助判断肿瘤位置,尤其对肾盂癌与输尿管癌的诊断灵敏度较高。但需注意与血块、阴性结石等假阳性情况鉴别。
检查前需空腹6小时并清洁肠道,糖尿病患者需提前停用双胍类药物。术后建议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肾功能不全者应监测肌酐变化。日常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出现持续腰痛或血尿应及时复诊。对于碘过敏史患者,可考虑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或替代检查方案。
心脏造影显示有微小卵圆孔未闭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观察。卵圆孔未闭可能与胎儿期发育异常、遗传因素或后天环境刺激有关,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能出现偏头痛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微小卵圆孔未闭在成人中较为常见,属于心脏结构的轻微异常。心脏在胎儿期通过卵圆孔维持血液循环,出生后多数人该孔会自然闭合。若未完全闭合且孔径较小,通常不会影响心脏功能。日常活动不受限制,剧烈运动前建议评估心脏耐受性。部分患者可能因右向左分流导致脑部微小血栓,表现为偶尔头晕或视觉异常,但概率较低。
极少数情况下微小卵圆孔未闭可能与其他心脏畸形并存,或伴随凝血功能异常时增加血栓风险。若出现反复不明原因卒中、顽固性偏头痛或运动后晕厥,需考虑介入封堵治疗。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更精准评估孔径大小和分流方向,帮助判断是否需要医疗干预。
建议每1-2年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孔径变化,避免潜水、高空跳伞等可能诱发减压病的活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潜在风险。若计划怀孕或接受其他手术,应提前告知医生心脏情况以便评估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