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绞痛不一定会发生心梗,但心绞痛是冠心病的重要表现,需警惕进展为心梗的风险。心绞痛主要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而心梗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坏死。
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存在狭窄或痉挛,但血流未完全中断。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这类患者通过规范用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病情,配合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多数可长期稳定。
若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或含服药物无效,可能提示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此时易进展为心梗。突发持续剧烈胸痛伴大汗、恶心,需立即就医。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及心肌酶升高可确诊心梗,需紧急介入治疗如冠脉支架植入术。
心绞痛患者应定期复查冠脉CT或造影评估血管情况,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日常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出现症状变化时及时就医,可显著降低心梗发生概率。
心脏病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喝豆浆,但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或高钾血症时需限制摄入。豆浆富含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益处。
豆浆含有大豆异黄酮和优质蛋白,有助于调节血脂代谢,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钾含量适中,每100毫升约含150毫克钾离子,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较为安全。豆浆中的膳食纤维可延缓糖分吸收,适合合并糖尿病的心脏病患者。制作时建议选择无糖配方,避免额外添加精制糖分加重代谢负担。
终末期心力衰竭或尿毒症期患者需谨慎控制豆浆摄入量。这类患者常存在钾排泄障碍,过量饮用可能导致高钾血症诱发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日豆浆摄入不宜超过200毫升,且需监测血钾水平。使用螺内酯等保钾药物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豆浆食用量。
心脏病患者饮用豆浆时可搭配全谷物食品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避免与浓茶同服影响铁吸收。日常建议选择正规商超的灭菌包装产品,自制豆浆需煮沸8分钟以上消除胰蛋白酶抑制剂。若出现腹胀或消化不良症状,可调整为少量多次饮用或改用发酵豆制品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