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一般不建议进行鼻息肉手术。月经期可能增加术中出血风险,且身体处于免疫调节状态,可能影响术后恢复。
月经期女性凝血功能可能出现暂时性变化,血小板活性降低,纤溶系统活跃度增加,这些生理变化可能增加手术创面渗血概率。鼻息肉手术本身属于鼻腔内精细操作,术野清晰度对手术效果至关重要,出血增多会影响医生对病变组织的判断。同时月经期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鼻黏膜充血加重,进一步增加手术难度。术后鼻腔填塞物放置时间可能需要延长,患者不适感会相应增加。
少数急诊情况下如鼻息肉引发急性呼吸道梗阻或严重鼻窦感染时,经麻醉科与耳鼻喉科医生综合评估后可能考虑手术干预。此时需加强术中止血措施,采用双极电凝等精密止血设备,术后密切监测血红蛋白变化。对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无论是否处于月经期都需要额外风险评估。
建议将手术安排在月经结束3-7天后进行,此时体内雌激素水平回升有利于创面修复。术前可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基础检查,有贫血病史者需提前纠正。术后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按照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复发。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上皮再生。
鼻息肉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和头痛等症状。
鼻息肉可能与慢性鼻炎、过敏反应、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多为双侧性,可伴随黏稠鼻涕或脓性分泌物。嗅觉减退多因息肉阻塞嗅区黏膜导致,程度与息肉大小相关。头痛常见于鼻窦受累时,表现为前额或面颊部胀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等上气道阻塞症状。
症状加重时可出现面部压迫感、耳闷胀感,合并感染时可能发热。长期鼻塞可能导致口呼吸、咽干,儿童可能影响颌面发育。鼻息肉体积较大时可能外鼻变形,但较少见。
建议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鼻腔清洁,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