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喘息、胸闷、气促、夜间症状加重。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可逆性气流受限,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1、咳嗽咳嗽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常见症状,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色黏痰。咳嗽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运动后、接触冷空气或过敏原时也可能诱发。咳嗽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反复发作,尤其在季节交替或气候变化时更为明显。部分患儿咳嗽可能是哮喘的唯一表现,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2、喘息喘息表现为呼吸时出现高调哨笛音,多在呼气时明显。喘息程度可从轻微到严重不等,严重时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能听到。喘息发作时患儿呼吸频率加快,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症状常在夜间加重,影响患儿睡眠质量。
3、胸闷胸闷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主观感受,患儿可能描述为胸部压迫感或不适。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胸闷感,但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或拒绝平卧。胸闷常在运动后或接触过敏原后加重,严重时患儿可能出现焦虑情绪。
4、气促气促表现为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快,严重时可能出现鼻翼扇动、肋间隙凹陷等呼吸困难体征。气促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轻度发作时可能仅在活动后出现,重度发作时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明显气促。长期未控制的气促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5、夜间症状加重夜间症状加重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咳嗽、喘息等症状在夜间或凌晨明显加剧。这可能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气道分泌物积聚等因素有关。频繁的夜间症状发作会影响患儿睡眠质量,导致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状况,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常见过敏原。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哮喘发作。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定期随访遵医嘱使用控制药物,随身携带缓解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建立哮喘日记记录症状变化和用药情况,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可采用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两种主要方式,具体选择需根据血氧饱和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决定。吸氧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氧浓度过高或过低。
鼻导管吸氧适用于轻中度哮喘发作患者,氧流量通常调节为每分钟1-3升。这种方式操作简便,患者可正常进食说话,但需注意保持鼻腔通畅,定期检查导管是否移位。湿化瓶应每日更换灭菌用水,防止细菌滋生。对于存在鼻中隔偏曲或鼻腔手术史者,可能需调整固定方式。
面罩吸氧多用于急性重度哮喘发作,氧流量需维持在每分钟6-8升。储氧面罩能提供更高浓度氧气,特别适合合并二氧化碳潴留风险的患者。使用时应确保面罩与面部紧密贴合,观察有无雾气积聚影响视野。进食饮水时需暂时摘除面罩,避免误吸风险。对于躁动不安或意识障碍患者,可能需要专人看护防止面罩脱落。
哮喘患者进行氧疗期间应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目标值在94%-98%即可。长期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或吸收性肺不张。同时需配合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建议记录每日吸氧时长和流量,复诊时供医生评估疗效。居家氧疗设备需定期消毒维护,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