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了支架后仍可能出现心绞痛,但概率较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能有效改善心肌供血,但术后血管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或新发病变可能导致心绞痛复发。
支架植入后血管内皮修复过程中可能发生炎症反应,导致支架内再狭窄。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术后3-6个月,表现为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患者需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瑞舒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定期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早期发现再狭窄。
少数患者可能因支架贴壁不良或支架断裂引发血栓,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胸痛伴大汗淋漓。这种情况需要紧急就医处理,医生可能选择球囊扩张或再次植入支架。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此类并发症。术后严格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可降低血栓风险。
支架术后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食用油控制在25-30克。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静息心率30次/分。每月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出现胸闷症状及时复查心电图。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应急使用,但一年内使用超过3次需立即就医评估。
主动脉夹层支架术后发烧可能与术后感染、吸收热、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抗生素、监测生命体征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联系手术团队评估病情。
1、物理降温体温低于38.5℃时可优先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方法。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避免使用酒精以免刺激皮肤。保持环境通风,穿着透气衣物,同时补充适量水分防止脱水。
2、调整抗生素若怀疑细菌感染,需根据血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需注意过敏史及肝肾功能监测,避免与抗凝药物相互作用。
3、监测生命体征每2-4小时测量体温、血压、心率,观察有无寒战、伤口渗液或胸痛加重。术后72小时内持续发热需排查纵隔感染或支架内漏,通过血常规、降钙素原检测及CT血管造影辅助诊断。
4、排查药物热部分患者对术中造影剂或术后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用药后24-48小时出现弛张热,伴皮疹或嗜酸性粒细胞升高。需暂停可疑药物并更换替代方案。
5、处理吸收热术后3天内低热无其他症状可能为坏死组织吸收所致。通常体温不超过38℃,可通过布洛芬混悬液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需与感染性发热鉴别,避免掩盖病情进展。
术后应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每日消毒换药。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蒸蛋,补充维生素C促进愈合。恢复期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主动脉CTA。出现高热不退、意识模糊或呼吸困难需立即返院,警惕败血症或夹层复发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