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孕药在排卵期同房后服用仍有一定效果,但避孕成功率会显著降低。紧急避孕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排卵、干扰受精卵着床、改变宫颈黏液性质三种方式,其效果受用药时间、药物类型、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1、抑制排卵:
紧急避孕药的主要成分左炔诺孕酮可通过抑制促黄体生成素峰值来延迟或阻止排卵。若在排卵前48小时内服用,避孕成功率可达85%以上;但若已发生排卵,该作用将失效。
2、干扰着床:
药物中的孕激素能改变子宫内膜形态,使受精卵难以着床。这种机制在排卵后72小时内有效,但着床干扰的成功率随排卵后时间延长而递减。
3、宫颈黏液改变:
药物可使宫颈黏液变稠,阻碍精子穿透。该作用在服药后2小时内开始显现,但对已进入输卵管的精子无效,在排卵期时避孕效果有限。
4、时间因素:
服药时间越接近同房时间效果越好。左炔诺孕酮类应在120小时内服用,醋酸乌利司他类可延长至144小时,但排卵期服用时每延迟1小时成功率下降约0.5%。
5、个体差异:
体重指数超过25时药物效果可能减弱,消化吸收功能异常者血药浓度可能不足。同时服用肝酶诱导剂类药物会加速避孕药代谢。
建议使用避孕套等屏障避孕法作为排卵期主要避孕手段。日常可记录基础体温配合宫颈黏液观察法掌握排卵规律,避免危险期同房。若需长期避孕,考虑短效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等高效避孕方式。紧急避孕药每年使用不宜超过3次,频繁使用可能导致月经紊乱。用药后出现持续腹痛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
咽喉有红肿疼痛感时,板蓝根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咽喉红肿疼痛可能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部分风热感冒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效。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等表现,建议及时就医。
板蓝根作为中成药,其活性成分如靛蓝、靛玉红等具有抗病毒和抗炎作用,可缓解轻度咽喉炎症。对于细菌性感染或化脓性扁桃体炎,板蓝根效果有限,需配合抗生素治疗。使用板蓝根颗粒时需避免与辛辣刺激食物同服,脾胃虚寒者慎用。若咽喉疼痛伴随吞咽困难或持续超过3天未缓解,需排除链球菌感染等严重情况。
日常可增加饮水量,用淡盐水漱口减轻局部肿胀。避免吸烟、饮酒及过冷过热饮食刺激咽喉黏膜。若出现声音嘶哑、呼吸不畅或颈部淋巴结肿大,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感染或并发症,须尽快至耳鼻喉科就诊。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板蓝根前应咨询医生,避免自行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