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乳房是否健康可通过观察外观变化、触摸肿块、关注疼痛性质、检查乳头溢液、监测皮肤异常等方式进行初步评估。乳房健康问题可能与激素波动、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囊肿、乳腺癌等因素有关。
1、观察外观变化定期对镜观察乳房轮廓是否对称,皮肤有无凹陷或橘皮样改变。生理性变化如月经周期引起的轻微肿胀属于正常现象,但单侧乳房持续增大或形状改变需警惕。哺乳期女性可能出现暂时性大小差异,非哺乳期出现不对称需就医排查乳腺增生或占位性病变。
2、触摸肿块检查采用指腹平触法从乳房外上象限开始环形检查,重点注意单发、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经期前出现的可移动结节多为乳腺增生所致,若肿块在月经后不消退或持续增大,可能与纤维腺瘤或恶性肿瘤相关。绝经后新发肿块尤其需要专业检查。
3、评估疼痛特点周期性胀痛多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非周期性局限刺痛可能提示炎症或囊肿。哺乳期灼热痛伴发热需考虑急性乳腺炎,非哺乳期持续性疼痛需排除乳腺导管扩张症。疼痛伴随皮肤发红发热时,应警惕炎性乳腺癌可能。
4、注意乳头异常观察乳头是否出现内陷、偏移或分泌物。单孔血性溢液可能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相关,多孔浆液性溢液常见于乳腺增生。非哺乳期泌乳需检查泌乳素水平,乳头湿疹样改变要排查佩吉特病。乳头回缩若为近期新发需高度重视。
5、监测皮肤改变健康乳房皮肤应光滑无褶皱,出现酒窝征、静脉曲张或溃疡均属异常。局部发红发热可能为乳腺炎,橘皮样变伴卫星结节提示晚期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改变应定期随访,外伤后血肿需与肿瘤鉴别。
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40岁以上女性每年接受专业乳腺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控制高脂肪饮食摄入,避免长期使用含雌激素产品。发现异常及时至乳腺专科就诊,必要时结合超声、钼靶或核磁共振检查。哺乳期注意正确衔乳姿势预防乳腺炎,更年期女性需关注激素替代疗法的乳腺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