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痔疮通常会有肛门不适、排便异常等症状。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主要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类型。
1、肛门不适痔疮患者常感到肛门部位有异物感或坠胀感,尤其在久坐或久站后症状加重。内痔脱出时可能出现肛门潮湿瘙痒,外痔则可能伴随肛门周围皮肤发红肿胀。部分患者会因痔核表面黏膜破损而出现轻微刺痛感,排便后症状可能暂时缓解。
2、排便异常排便时可能出现无痛性便血,血液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内痔患者可能感到排便不净或需要用手协助回纳脱出的痔核。严重时痔核可能发生嵌顿,导致剧烈疼痛和排便困难。长期便秘或腹泻都可能加重痔疮症状。
3、疼痛症状血栓性外痔会引起突发性肛门剧痛,局部可触及硬结。内痔通常无疼痛感,但当发生嵌顿或坏死时会出现持续钝痛。混合痔患者在排便时可能经历撕裂样疼痛,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会阴部。
4、出血表现便血是痔疮常见症状,多表现为便后滴血或厕纸染血。出血量通常较少,但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出血常呈间歇性,在进食辛辣食物或便秘后加重。若出现喷射状出血需警惕其他消化道疾病。
5、黏液分泌痔核长期脱出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刺激直肠黏膜产生黏液分泌。患者常主诉内裤有黏液污染,伴随肛门潮湿和异味。这种情况容易引发肛门周围皮肤湿疹,增加继发感染概率。
痔疮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增加全谷物和绿叶蔬菜摄入量。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每次如厕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检查。温水坐浴每日2次有助于缓解局部症状,水温控制在40℃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