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后脓肿病人通常需进行颈部CT、喉镜检查、血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超声检查等五项核心检查。
1、颈部CT:
颈部CT能清晰显示脓肿范围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对判断是否合并纵隔感染等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扫描时可观察到咽后间隙液性低密度影,增强后可见环形强化。该检查对手术引流路径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2、喉镜检查:
通过电子喉镜可直接观察咽后壁隆起部位及黏膜充血程度,评估气道受压状况。检查时可见咽后壁半球形膨隆,表面黏膜可能覆盖脓性分泌物。操作需谨慎避免脓肿破裂导致窒息。
3、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辅助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典型表现为白细胞超过10×10⁹/L,中性粒细胞占比大于80%。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能进一步评估全身炎症反应。
4、细菌培养:
穿刺抽取脓液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可明确致病微生物种类。常见病原体包括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药敏试验结果能指导抗生素选择,避免经验性用药导致的耐药性。
5、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可动态观察脓肿液化程度,测量脓腔大小及与颈部大血管的距离。对于儿童患者可作为首选筛查手段,典型超声表现为不规则无回声区伴后方回声增强。
确诊咽后脓肿后应严格卧床休息,头部保持前倾位以利引流。饮食选择低温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出现呼吸急促或吞咽困难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口腔卫生,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3-4次。恢复期建议进行颈部轻柔伸展运动,但需避免突然转头等剧烈动作。
咽后脓肿需与急性会厌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旁脓肿、颈椎结核性脓肿及喉癌等疾病鉴别。鉴别要点主要涉及发病部位、症状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
1、急性会厌炎:
急性会厌炎以会厌充血水肿为主要特征,表现为突发喉痛、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与咽后脓肿不同,其病变局限于会厌区域,颈部CT可见会厌增厚但无脓腔形成。两者均需紧急处理以防气道梗阻,但治疗方案存在差异。
2、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周围脓肿多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表现为单侧咽痛、张口受限及悬雍垂偏移。与咽后脓肿的鉴别关键在于脓肿位置,前者位于扁桃体被膜与咽缩肌之间,颈部触诊无肿块,而咽后脓肿可在颈椎前间隙触及波动感。
3、咽旁脓肿:
咽旁脓肿常由牙源性感染扩散所致,表现为下颌角区肿胀、牙关紧闭及颈部强直。其解剖位置位于咽旁间隙,CT显示脓腔与咽后间隙无连通。需注意与向下蔓延的咽后脓肿区分,后者可能压迫喉部导致声嘶。
4、颈椎结核性脓肿:
颈椎结核性脓肿进展缓慢,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影像学可见颈椎骨质破坏及冷脓肿形成,脓液培养可检出结核杆菌。与细菌性咽后脓肿的急性起病、高热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5、喉癌:
喉癌患者多见长期吸烟史,表现为进行性声嘶、痰中带血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喉镜检查可见菜花样新生物,活检可确诊。需警惕晚期喉癌坏死继发感染时与咽后脓肿的混淆,增强CT有助于鉴别肿瘤占位与单纯脓腔。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出现吞咽障碍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颈部感染性疾病未及时控制可能引发纵隔感染或脓毒血症。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营养支持,急性期可选用温凉流质食物减少咽部刺激,恢复期逐步过渡至软食。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对判断疗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