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激素调节、神经阻滞、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严重痛经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子宫切除仅作为其他治疗无效时的最后选择。
1、热敷缓解:
下腹部热敷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使用40℃左右热水袋或暖宫贴,每次持续20-30分钟。该方法对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预防性使用效果更佳。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钠等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快速缓解疼痛。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服用导致胃肠道损伤。严重痉挛时可考虑解痉药物如颠茄片。
3、激素调节:
短效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减少前列腺素分泌,适用于合并月经紊乱的痛经患者。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局部释放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变薄。激素治疗需持续3-6个月才能显效。
4、神经阻滞:
顽固性痛经可考虑腹腔镜下子宫神经消融术,通过阻断痛觉传导通路减轻症状。骶前神经阻滞适合合并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但存在复发可能。这类有创治疗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5、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疼痛敏感度,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缓解经前焦虑。生物反馈训练能增强盆底肌控制能力,瑜伽和冥想可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心理因素约占痛经发病机制的30%。
子宫切除手术仅适用于45岁以上、完成生育、合并子宫腺肌症或肌瘤的顽固性痛经患者。术后可能面临卵巢功能早衰、盆底功能障碍等风险。日常建议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补充维生素B1和镁剂,经期避免剧烈运动。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痛经发作时尝试膝胸卧位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