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发热是由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持续高热症状,典型表现为阶梯式体温上升、相对缓脉及玫瑰疹,属于肠道传染病范畴。
1、病原体感染伤寒沙门氏菌经污染饮食进入消化道,穿透肠黏膜后引发全身感染,需使用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伴有腹泻腹胀症状。
2、内毒素释放细菌死亡后释放内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持续39-40℃高热,需配合物理降温,可能出现谵妄等神经系统症状。
3、免疫反应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时产生炎性因子,引发发热反应,可检测到白细胞减少,需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肠道病变病菌侵袭回肠末端淋巴组织导致溃疡形成,可能并发肠出血或穿孔,需禁食并采用肠外营养支持。
患者应严格隔离至症状消失,饮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恢复期定期复查粪便培养,接触者需预防性服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