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误食水银需立即就医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水银中毒风险虽低但需专业评估,主要应对方法有清除口腔残留、催吐禁忌、医学观察、血尿检测、驱汞治疗。
1、清除口腔残留:
用湿纱布轻柔擦拭口腔,避免水银残留物继续被吞咽。切勿使用牙刷等硬物清理,防止划伤口腔黏膜导致汞吸收加速。检查是否有体温计玻璃碎片残留,必要时由医护人员用专业器械取出。
2、催吐禁忌:
绝对禁止自行催吐或服用泻药。水银比重高,催吐可能导致消化道二次损伤,且呕吐物中的汞蒸气可能被吸入肺部。医用活性炭对金属汞吸附效果差,也不建议自行使用。
3、医学观察:
即使无症状也需在医院观察48小时。早期可能无特殊表现,但需监测是否出现金属味、牙龈炎等口腔症状,或腹痛、血便等消化道刺激征象。医护人员会定时检查神经系统反射。
4、血尿检测:
需进行血汞和尿汞浓度检测评估吸收程度。单次摄入元素汞时,24小时内尿汞值超过35μg/L或血汞超过15μg/L需干预。对于既往有肾脏疾病患儿要增加检测频次。
5、驱汞治疗:
重度中毒时使用二巯丙磺酸钠等螯合剂治疗。该药物能与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化合物经尿液排出,使用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平衡,通常疗程为5-7天。
误食水银后24小时内建议进食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芹菜促进肠道蠕动,可适量饮用牛奶或蛋清保护胃黏膜。后续两周避免海鲜等含汞量高的食物,定期复查尿汞直至正常范围。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被污染的衣物需用硫磺粉处理后再清洗。日常应选用电子体温计替代水银体温计,所有含汞物品必须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带锁容器中。
水银体温计打破可能导致汞中毒,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水银体温计中的汞在常温下会挥发,如果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汞蒸气或皮肤直接接触液态汞,可能引起中毒。若及时正确处理破碎的体温计,通常不会造成健康危害。
水银体温计破碎后,汞会从玻璃管中流出形成小液滴。这些液滴在室温下迅速挥发,尤其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空气中汞蒸气浓度可能升高。短时间吸入高浓度汞蒸气可能引发头痛、咳嗽、胸痛等急性症状,长期低剂量接触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皮肤直接接触液态汞时,汞可能通过毛囊或微小伤口被吸收,但经皮肤吸收的量通常较少。
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者对汞更为敏感。儿童因身高较低更易吸入沉积在地面的汞蒸气,孕妇接触汞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在汞蒸气环境中症状可能加重。汞蒸气在高温环境下挥发速度加快,夏季或暖气房间内风险相对较高。
发现水银体温计破碎后应立即开窗通风,佩戴橡胶手套用硬纸板收集汞珠,装入密封容器并标注危险品标识。切勿使用吸尘器或扫帚清理,避免汞扩散。污染区域可用硫磺粉或锌粉处理,帮助固定残余汞微粒。接触汞后出现头晕、手指震颤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测血汞浓度。定期检查室内空气质量,必要时使用专业汞蒸气检测仪评估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