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通常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而非紧急介入,主要考虑斑块稳定性、血栓成分差异、缺血范围评估及患者综合风险分层等因素。
1、斑块稳定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多由不稳定斑块破裂引发非闭塞性血栓,斑块形态相对稳定时介入可能增加远端栓塞风险。需使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稳定斑块。
2、血栓成分差异此类血栓富含血小板而纤维蛋白较少,溶栓效果差且易致出血。优先采用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等抗栓方案,而非直接球囊扩张。
3、缺血范围评估通过心肌酶谱动态监测与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缺血程度,若未累及大血管或侧支循环良好,可延迟介入时机。
4、风险分层管理GRACE评分等工具评估出血与缺血风险,高危患者48小时内完成介入,中低危患者优化药物治疗后择期处理。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评估心肌存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