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多数情况下仍需遵医嘱长期服药。血压达标后是否调整用药需结合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心血管风险分层等因素综合评估。
1、原发性高血压90%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需终身用药控制。即使血压正常,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
2、继发性高血压由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在原发病治愈后可能减停降压药。但需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病情反复。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肾动脉狭窄矫正、嗜铬细胞瘤切除等。
3、靶器官损害已出现左心室肥厚、肾功能不全等靶器官损害者,即使血压达标也需持续用药保护器官功能。这类患者通常需要联合使用ACEI类或ARB类药物。
4、风险分层高危患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等)须坚持用药,中低危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逐步减量。动态血压监测和定期随访是调整用药的重要依据。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变化情况,就诊时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数据以便精准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