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粪性腹膜炎是新生儿因胎粪进入腹腔引发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常见于肠穿孔、肠闭锁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属于新生儿急腹症之一。
1、病因机制胎粪通过肠壁破损处渗入腹腔,主要与先天性肠闭锁、肠旋转不良等发育异常有关,部分病例可能合并囊性纤维化等遗传代谢病。
2、临床表现患儿出生后24-48小时出现腹胀、呕吐胆汁样物、拒乳等症状,腹部X线可见特征性钙化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3、诊断方法结合产前超声可疑征象、出生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需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扭转等疾病鉴别。
4、治疗原则确诊后需急诊手术清除胎粪并修复肠管畸形,术后需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合并感染者需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
孕晚期定期产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肠道异常,新生儿出现持续呕吐或腹胀需立即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