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针灸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皮下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针灸属于侵入性操作,操作不当或个体差异可能导致上述问题。
1、局部疼痛进针时可能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表现为针刺部位持续酸胀痛。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可降低风险,疼痛明显时可冷敷处理。
2、皮下出血针具损伤毛细血管会导致淤青,凝血功能障碍者更易发生。24小时内冰敷可减轻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
3、感染风险消毒不严格可能引发毛囊炎或软组织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需严格无菌操作,出现感染症状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
4、神经损伤进针过深可能刺激神经根,引发短暂麻木或放电感。应立即停止操作,严重者需营养神经治疗如甲钴胺、维生素B1、鼠神经生长因子。
针灸后避免立即洗澡,保持针孔干燥清洁,出现持续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