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乙肝需结合症状观察和医学检测,常见表现包括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确诊需依赖乙肝五项检测和肝功能检查。
1、症状观察:早期可能出现乏力、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进展期可见黄疸、肝区疼痛,终末期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腹水。但症状缺乏特异性,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2、接触史评估:高危行为包括输血史、不洁针具使用、无保护性行为等。存在暴露风险后6周可进行抗原抗体检测,窗口期可能出现假阴性。
3、试纸检测:家用乙肝试纸可初步筛查表面抗原,但灵敏度约70%,可能出现漏诊。检测前须空腹8小时,操作需严格遵循说明书。
4、医学确诊:医疗机构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五项,结合HBV-DNA定量判断感染状态。肝功能异常时需进一步超声或肝穿刺检查。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确诊患者需完善病毒载量检测并遵医嘱抗病毒治疗,日常避免饮酒和肝损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