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引起肺炎可能与高热损伤呼吸道黏膜、脱水导致黏液分泌减少、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继发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补液、降温、抗感染等方式治疗。
1. 黏膜损伤:中暑时持续高热可直接灼伤呼吸道黏膜,破坏其屏障功能。治疗需立即物理降温,使用布洛芬等退热药物,并雾化吸入生理盐水保护气道。
2. 黏液减少:严重脱水会使呼吸道黏液变稠,纤毛运动减弱。需快速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同时可服用氨溴索等黏液溶解剂帮助排痰。
3. 免疫抑制:热应激反应导致中性粒细胞功能降低,常见继发肺炎链球菌感染。需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
4. 误吸风险:中暑昏迷患者易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需保持侧卧位,严重时需用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覆盖厌氧菌。
出现呼吸急促、咳黄痰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需保持室内通风,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高温时段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