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发热期间需要注意体温监测、补充水分、合理用药、观察症状等方面。发热通常由感染、脱水、免疫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环境调节等方式缓解。
家长需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耳温枪。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建议就医,避免高热惊厥。记录体温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家长应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用温水、口服补液盐或稀释果汁。发热时水分蒸发加快,脱水可能加重症状。观察排尿情况,尿量减少需警惕脱水。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需遵医嘱使用。家长需注意药物间隔时间,避免过量。退热贴可作为辅助措施,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家长需留意是否出现皮疹、呕吐、嗜睡等伴随症状。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反复升高应及时就医。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有助于散热。
发热期间建议给予粥类、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保持充足休息,体温正常后24小时再恢复日常活动。出现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危重症状需立即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