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艾滋病血液传播可通过使用安全注射器具、规范医疗操作、避免共用锐器、及时处理伤口等方式实现。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接触传播,需重点阻断高危暴露途径。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医疗机构需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度。静脉吸毒者应通过美沙酮替代治疗降低感染风险。
医务人员接触血液体液时应佩戴手套等防护装备,发生针刺伤后立即挤压出血并用碘伏消毒,72小时内启动暴露后预防用药。
禁止共用剃须刀、纹身针等可能接触血液的器具,修脚、穿耳洞等操作需选择正规机构。家长需妥善保管儿童可能误伤的尖锐物品。
皮肤破损时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并用敷料覆盖,接触他人血液后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发生高危暴露后需在24小时内进行HIV抗体检测。
日常应保持皮肤黏膜完整性,接触可疑血液后及时就医评估。艾滋病阻断药物需在暴露后2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但72小时内仍有一定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