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没有症状可能与感染早期免疫系统尚未严重受损、病毒载量较低、个体免疫反应差异或规范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有关。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2-4周为急性期,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自限性症状,但约30%感染者无明显表现。此阶段病毒主要侵犯淋巴组织,尚未造成广泛免疫破坏。
规范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血液中病毒载量降至检测限以下。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组合方案,能维持CD4+T淋巴细胞数量。
艾滋病潜伏期可持续2-10年,此期间免疫系统尚能代偿性工作。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无典型机会性感染症状。
HIV抗体产生需要3-12周,核酸检测窗口期为1-4周。若在窗口期内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实际已感染但尚未出现临床症状。
建议HIV高危人群定期进行抗体联合核酸检测,确诊感染者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并监测CD4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日常需注意营养均衡与适度运动以维持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