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症状表现主要有耳痛、听力下降、耳内流脓、耳鸣、发热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耳痛耳痛是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耳内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可能伴随耳内胀满感。疼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疼痛不等,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频繁抓耳。耳痛通常与中耳黏膜充血、鼓室内压力变化有关。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疼痛,必要时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
2、听力下降听力下降多因鼓室积液或鼓膜穿孔导致声音传导障碍,表现为耳闷、听音模糊。急性期多为传导性耳聋,慢性中耳炎可能合并感音神经性耳聋。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积液排出,或使用泼尼松片减轻炎症反应。长期听力下降需进行纯音测听等检查评估损伤程度。
3、耳内流脓鼓膜穿孔后会出现耳内流脓,脓液可能为黄色、绿色或带血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出现持续性流脓伴臭味。治疗需彻底清理耳道分泌物后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严重者需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污水进入。
4、耳鸣耳鸣表现为耳内嗡嗡声、蝉鸣声等异常声响,可能与内耳淋巴液压力变化、听神经异常放电有关。急性期耳鸣多随炎症控制而缓解,慢性中耳炎可能需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微循环。避免接触噪音环境有助于症状缓解。
5、发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伴38℃以上发热,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同时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持续发热需排查是否合并乳突炎等并发症。
中耳炎患者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乘坐飞机或潜水时注意做好耳压平衡。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急性期需充分休息,慢性患者应定期复查听力。出现耳痛加重、持续高热、剧烈眩晕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防止出现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