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主要有调整饮食、保持口腔卫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慢性咽炎通常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胃酸反流、病原体感染、用声过度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干痒、疼痛等症状。
1、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或过硬的食物,减少对咽部黏膜的物理和化学刺激。适量增加水分摄入,选择温热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百合银耳羹等有助于缓解咽部不适。长期接触粉尘或化学气体者需加强职业防护。
2、保持口腔卫生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可减少咽部细菌定植。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口腔,定期更换牙刷。避免用力清嗓或咳嗽等加重黏膜损伤的行为,鼻腔有分泌物时建议用洗鼻器冲洗而非倒吸。
3、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缓释片等抗生素。局部症状明显者可含服西地碘含片或复方硼砂含漱液。伴有胃酸反流者需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抑酸药物,过敏性咽炎患者可配合氯雷他定片抗过敏。
4、中医调理肺肾阴虚型可用养阴清肺膏配合少商穴放血疗法,痰瘀互结型适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日常可冲泡胖大海、罗汉果等代茶饮,三伏天贴敷天突穴有助于减轻冬季发作频率。针灸选取列缺、照海等穴位改善局部循环。
5、手术治疗对增生明显的慢性肥厚性咽炎,可考虑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缩小淋巴滤泡。伴有严重鼾症或睡眠呼吸暂停者需评估是否需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后需禁声1-2周,逐步恢复流质饮食并预防创面感染。
慢性咽炎患者应戒烟酒并避免二手烟,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护。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每周清洗空调滤网。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建议每工作1小时休息10分钟,定期进行发声训练。若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或出现咯血、消瘦等表现,需及时进行喉镜检查排除肿瘤可能。日常可练习"呵"字诀呼吸操增强膈肌力量,减少咽喉肌群代偿性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