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不治疗可能加重症状或诱发并发症,常见后果包括慢性荨麻疹、皮肤感染、过敏性休克等。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引起的局限性水肿反应。
1、慢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未及时干预可能转为慢性,病程超过6周。反复发作的风团伴剧烈瘙痒可影响睡眠质量,部分患者伴随血管性水肿导致眼睑、口唇肿胀。慢性荨麻疹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系统性疾病相关,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
2、皮肤继发感染持续搔抓破损的荨麻疹皮损易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常见致病菌,严重时可引发蜂窝织炎。需配合医生进行脓液培养,根据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或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治疗。
3、过敏性休克重度荨麻疹可能进展为全身过敏反应,出现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此类情况常见于昆虫叮咬或药物过敏诱发者,需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抢救。患者日常应随身携带预充式肾上腺素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4、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荨麻疹发作时伴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黏膜水肿表现。长期未治疗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可遵医嘱联用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胃肠功能。
5、心理障碍长期皮肤瘙痒和皮损外观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社交回避行为发生率较高。建议配合心理疏导,必要时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荨麻疹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热水烫洗和酒精类护肤品刺激。记录饮食日记排查可疑致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室内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接触。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症状持续48小时以上或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急诊处理。建议每3-6个月复查过敏原筛查,动态调整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