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在衣物上可能残留,但残留时间较短且传染性较低。病毒在不同材质衣物上的存活时间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日常清洗消毒可有效灭活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在光滑无孔材质表面存活时间较长,如化纤类衣物可能存活数小时至1天。棉质等吸水性材料会加速病毒失活,通常存活时间不超过8小时。环境温度超过30度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洗时,病毒灭活速度明显加快。日常穿着衣物沾染病毒的概率较低,主要风险集中在医护人员或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的衣物。普通人群无需过度担忧衣物传播,保持常规清洁习惯即可。
特殊情况下如接触确诊患者或医院环境后,衣物可能存在较高病毒载量。此时建议单独清洗并使用60度以上热水浸泡,或选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不耐高温的衣物可选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处理。紫外线照射也能有效灭活织物表面病毒,阳光直射3小时以上可使大部分病毒失去活性。
保持衣物清洁是预防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日常可定期清洗外套,从公共场所回家后及时更换家居服。怀疑污染时可使用蒸汽熨斗高温处理衣物表面。注意消毒剂使用后需充分漂洗,避免残留刺激皮肤。若存在明确接触史且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暴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