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并非单纯由生气引起,其发病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暴露等多种因素相关。主要风险因素包括雌激素长期刺激、BRCA基因突变、肥胖、电离辐射等。
1、遗传因素约5-10%乳腺癌与BRCA1/2基因突变相关,这类患者需定期进行乳腺钼靶或磁共振筛查,必要时可考虑预防性药物治疗如他莫昔芬。
2、激素影响长期雌激素暴露如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等情况可能增加风险,伴随乳腺胀痛、结节等症状,可通过激素受体调节剂如来曲唑进行治疗。
3、生活方式肥胖、酗酒、缺乏运动等习惯可能通过影响代谢导致发病,建议控制体重并补充维生素D,但无须针对情绪因素进行特殊干预。
4、环境因素胸部电离辐射暴露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能诱发癌变,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需通过穿刺活检确诊后行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
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降低风险,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腺专项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