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多数情况下无法自愈,需通过药物治疗、增加饮水量、避免憋尿、保持会阴清洁等方式干预。轻度感染可能症状自行缓解,但细菌残留易导致复发或上行感染。
1、药物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可针对性清除病原体。
2、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建议分次少量饮用,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
3、避免憋尿排尿可机械性清除尿道内细菌,憋尿易导致尿液反流至膀胱或肾脏,增加感染扩散风险。建议每2-3小时排尿一次。
4、清洁护理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性生活后及时排尿,降低细菌逆行感染概率。
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需立即就医,孕妇、糖尿病患者及反复感染者应完善尿培养检查,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