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补液治疗、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急性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选择干预措施。
1、补液治疗急性肠炎患者因腹泻、呕吐易导致脱水,口服补液盐是基础治疗手段。轻中度脱水可选用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或口服补液盐散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治疗需持续至尿量恢复正常且脱水症状消失。
2、调整饮食发病初期建议短暂禁食4-6小时,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症状缓解后可尝试馒头、面条等低纤维主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恢复期应少量多餐,选择蒸蛋、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脂摄入。
3、药物治疗细菌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等抗菌药物。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缓解腹泻,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调节肠道菌群。腹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但发热患者禁用洛哌丁胺胶囊等止泻药。所有药物使用均需排除禁忌证。
4、中医调理湿热型可选用葛根芩连丸清热利湿,寒湿型适用藿香正气软胶囊。针灸选取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改善胃肠功能,艾灸神阙穴对虚寒型腹泻有效。推拿按摩可采用摩腹、捏脊等手法,配合陈皮、焦山楂代茶饮辅助调理。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5、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出现肠穿孔、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者。肠坏死需行肠切除吻合术,化脓性腹膜炎需腹腔引流。术后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并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绝大多数急性肠炎无须手术,保守治疗即可痊愈。
急性肠炎恢复期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生冷辛辣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腹泻期间暂停乳制品摄入。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或婴幼儿超过6小时无尿,需立即就医。日常需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隔夜饭菜须彻底加热,海鲜肉类应充分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