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症状死亡率通常较低,多数患者表现为轻型登革热,但重症登革热(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可能危及生命。死亡率主要与病毒血清型、患者基础健康状况、医疗干预时机等因素相关。
1、病毒血清型:登革病毒有4种血清型,二次感染不同血清型时重症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导致毛细血管渗漏、血小板减少等严重并发症。
2、基础健康状况:合并慢性病、免疫功能低下或儿童/老年患者更易进展为重症,需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和血细胞比容变化。
3、医疗干预时机:早期识别预警体征(持续腹痛、黏膜出血、肝肿大等)并及时补液治疗,可有效降低重症死亡率。
4、区域医疗条件:医疗资源匮乏地区重症死亡率可能超过20%,而规范治疗下重症死亡率可控制在1%以下。
预防登革热应注重防蚊灭蚊,出现高热、皮疹等症状时尽早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