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中医辨证主要分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四种证型,治疗需结合证型选用平肝潜阳、化痰祛湿、滋补肝肾或调和阴阳等方法。
1、肝阳上亢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耳赤,多因情志失调或肝郁化火导致。可选用天麻钩藤颗粒、镇肝熄风汤等方剂,配合针刺太冲、风池等穴位。
2、痰湿中阻常见头重如裹、胸闷呕恶,与饮食肥甘厚味有关。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加减,辅以足三里、丰隆穴针灸。
3、肝肾阴虚症见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多由久病耗伤阴液所致。推荐杞菊地黄丸、左归丸等滋肾养肝方,配合艾灸三阴交。
4、阴阳两虚表现为畏寒肢冷与潮热盗汗并见,常见于病程较长者。常用金匮肾气丸、二仙汤调理,可配合神阙穴隔姜灸。
高血压患者需保持情绪平稳,限制钠盐摄入,定期监测血压变化,中药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