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早搏患者可以怀孕,但需根据早搏类型、心脏基础疾病及症状严重程度综合评估。
1、生理性早搏偶发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若无结构性心脏病,通常不影响妊娠。建议孕前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估早搏负荷,妊娠期避免咖啡因摄入及情绪波动。
2、病理性早搏合并心肌炎、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时,妊娠可能加重心脏负担。需通过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必要时使用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
3、遗传性心律失常长QT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导致的早搏具有家族聚集性。建议孕前进行基因检测,妊娠期间需持续心电监护,避免使用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
4、重度心律失常频发多源室性早搏或短阵室速可能诱发血流动力学紊乱。此类患者妊娠风险较高,需由心内科与产科联合制定治疗方案,必要时考虑射频消融术。
计划妊娠的早搏患者应提前3个月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妊娠期定期监测心电图,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并补充叶酸等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