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属于真菌界中的双相性真菌,主要引起孢子丝菌病。真菌分类中包括酵母菌、霉菌和双相性真菌等类型。
1、真菌分类真菌界包含酵母菌、霉菌和双相性真菌三大类,孢子丝菌属于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呈现菌丝相和酵母相的双相性真菌。
2、致病特性孢子丝菌通过皮肤伤口侵入人体,在37℃体温下转化为酵母相,可导致局部皮肤结节或淋巴管炎,常见于园艺工作者。
3、实验室鉴定通过沙保弱培养基25℃培养可见褐色绒毛状菌落,镜检可见细长分隔菌丝及梨形小分生孢子,37℃培养转为酵母样细胞。
4、临床意义孢子丝菌病属于深部真菌感染,典型表现为沿淋巴管分布的串珠状皮下结节,需与结核性淋巴结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从事土壤接触工作时应做好防护,出现皮肤破损后及时消毒处理,疑似感染需进行真菌培养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