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不建议天天进行,一般治疗频率为每周2-3次,实际间隔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体质差异、治疗阶段及个体耐受性调整。
1、治疗阶段:急性期疼痛或症状严重时可短期每日施针,慢性病调理通常间隔1-2天,避免穴位过度刺激。
2、体质差异:气血虚弱者需延长间隔时间,防止耗伤正气;体质强壮者可适当增加频次,但仍需观察皮肤反应。
3、病情程度:急重症初期可连续治疗3-5天,症状缓解后改为隔日;慢性病维持期每周1-2次即可。
4、个体反应:出现局部淤青、疲劳或晕针现象时应立即暂停,调整治疗周期,必要时结合艾灸等温和疗法。
针灸后建议保持穴位清洁,避免当日沐浴,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身体反应,配合适度运动与规律作息以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