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出血可能由外伤、外耳道炎、鼓膜穿孔、中耳炎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清洁护理、抗生素治疗或手术修复等措施。
1. 外伤掏耳过度或外力撞击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出血。建议停止掏耳,用无菌棉球轻压止血,避免感染。
2. 外耳道炎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外耳道炎症时,可能伴随出血和疼痛。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
3. 鼓膜穿孔气压骤变、异物损伤或感染可能导致鼓膜破裂出血。需保持耳道干燥,严重时需行鼓膜修补术,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预防感染。
4. 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因炎症侵蚀血管导致血性分泌物。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抗炎止痛,必要时行鼓膜切开引流。
出现耳道出血应避免自行冲洗,及时就诊明确病因。治疗期间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游泳或用力擤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