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导致血压降低或升高,具体表现与心功能分级、代偿机制激活程度有关,常见影响因素包括心肌收缩力下降、体液潴留、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等。
1、代偿期血压升高早期心衰时交感神经兴奋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可能导致血压暂时性升高,此时可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进行治疗。
2、失代偿期血压降低严重心功能减退时心输出量显著下降导致低血压,可能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炎等有关,表现为四肢湿冷、尿量减少,需使用正性肌力药如米力农联合利尿剂治疗。
3、容量负荷影响体液过度潴留可能加重心脏前负荷,此时血压波动与血管内容量状态相关,需通过限盐饮食、袢利尿剂如呋塞米调节容量平衡。
4、终末期血压下降终末期心衰患者常出现顽固性低血压,与多器官衰竭相关,可能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心室辅助装置支持。
心衰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体重变化,严格遵医嘱调整利尿剂用量,出现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伴头晕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