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内出现白色疙瘩可能由皮脂腺囊肿、外耳道疖肿、外耳道湿疹、外耳道乳头状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堵塞导致分泌物积聚形成囊肿,表现为无痛性白色隆起。日常需保持耳道清洁干燥,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外耳道疖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发红肿疼痛的白色脓头。家长需避免孩子抓挠,医生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颗粒等药物控制感染,严重时需切开引流。
3、外耳道湿疹过敏或刺激导致耳道皮肤慢性炎症,伴随脱屑和白色痂皮。可能与接触洗发水、耳饰镍过敏有关,需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配合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治疗。
4、外耳道乳头状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发的良性肿物,表面呈菜花状。可能与挖耳工具污染有关,表现为耳道异物感,需通过激光或冷冻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排除恶变。
避免自行掏挖耳道,出现听力下降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就诊,治疗期间保持耳部透气,减少辛辣饮食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