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女性在病情控制稳定后通常可以要小孩,但需在孕前及孕期严格监测血压和健康状况。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是否适合怀孕需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靶器官损害程度及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计划怀孕前应进行全面的孕前评估,包括血压控制目标、肾功能、心脏功能及眼底检查等。血压控制平稳且无严重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考虑怀孕,但需提前调整降压药物,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致畸药物。孕期需加强产检频率,每1-2周监测血压变化,定期评估尿蛋白、肝肾功能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对于中重度子痫前期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暂缓妊娠计划直至病情稳定。
存在严重靶器官损害如视网膜病变、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怀孕可能加重病情并危及母婴安全。既往有早发型子痫前期、胎盘早剥或胎儿生长受限病史的患者再次妊娠风险较高。这类患者需由产科医生与内科医生共同评估,必要时建议暂缓生育或通过辅助生殖技术选择单胚胎移植以降低风险。
计划怀孕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提前3-6个月进行孕前咨询,优化降压方案并补充叶酸。孕期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5克,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孕妇瑜伽。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整个孕期增重控制在10-12公斤为宜,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或水肿加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