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可通过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手术取栓及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肺栓塞通常由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手术创伤、恶性肿瘤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急性肺栓塞的基础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剂量为1mg/kg,每12小时皮下注射、华法林初始剂量为5mg,每日口服及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剂量为15mg,每日两次口服。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血栓进一步形成和扩大。
2、溶栓治疗:溶栓治疗适用于大面积肺栓塞或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剂量为100mg,静脉滴注2小时和尿激酶剂量为4400U/kg,静脉滴注12小时。溶栓治疗可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肺血流。
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包括导管定向溶栓和血栓抽吸术,适用于溶栓治疗无效或禁忌的患者。导管定向溶栓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入血栓部位,提高溶栓效果;血栓抽吸术通过导管将血栓抽出,快速缓解症状。
4、手术取栓:手术取栓适用于大面积肺栓塞且溶栓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肺动脉切开取栓和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取栓。手术取栓可迅速清除血栓,改善肺血流和氧合。
5、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包括氧疗、机械通气和循环支持,适用于伴有低氧血症或休克的患者。氧疗可提高血氧饱和度;机械通气可改善通气功能;循环支持包括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剂量为5-20μg/kg/min和液体复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急性肺栓塞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盐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增强心肺功能。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遵医嘱调整抗凝药物剂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卧床,预防血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