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妇女尿失禁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激素水平下降、泌尿系统感染、神经系统病变、肥胖等因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减少咖啡因及酒精摄入有助于缓解膀胱刺激,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增加腹压。建议选择高膳食纤维食物如燕麦、西蓝花,适度控制体重可减轻盆底压力。
2、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能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每日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和阴道动作,每次持续5-10秒后放松,10次为一组,完成3-5组。可配合生物反馈治疗仪辅助训练,持续3个月以上效果显著。
3、药物治疗雌激素软膏适用于绝经后萎缩性尿道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可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米拉贝隆片能松弛逼尿肌。使用盐酸奥昔布宁片可能出现口干副作用,需定期复查。
4、物理治疗电磁刺激通过电流脉冲增强盆底肌肉收缩力,每周2-3次,10-15次为疗程。阴道锥训练利用重力作用逐步增加负重,从20克开始循序渐进。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控尿能力。
5、手术治疗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压力性尿失禁,采用聚丙烯吊带加强尿道支撑。膀胱颈悬吊术适合解剖结构异常者,术后需留置导尿管3-5天。两种术式均需评估心肺功能后实施。
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及时更换,每日清洁会阴部后保持干燥。避免提举重物及剧烈跳跃运动,咳嗽前可预先收缩盆底肌。定期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疗效,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若出现尿频尿痛等新发症状应及时复查,长期症状未改善者可考虑联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