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骨骨折的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和瘀斑。这些症状通常由外伤或过度用力引起,严重程度因骨折类型和位置而异。
指骨骨折后,疼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疼痛通常集中在骨折部位,可能伴随压痛感。轻微触碰或尝试活动手指时,疼痛会加剧。疼痛的程度与骨折的严重性相关,严重的骨折可能导致持续性剧烈疼痛。
骨折后,受伤部位会迅速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骨折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和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和体液在受伤区域积聚。肿胀可能在骨折后几小时内逐渐加重,并可能伴随皮肤发红或发热。
指骨骨折可能导致手指外观异常,例如手指弯曲、缩短或旋转。畸形通常提示骨折端发生了移位。轻微骨折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畸形,但严重的骨折可能导致手指明显变形,甚至可见骨折端突出皮肤。
骨折后,手指的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患者可能无法正常弯曲或伸直手指,甚至轻微的尝试活动都会引起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的程度与骨折的严重性和位置有关,关节附近的骨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活动障碍。
骨折后,受伤部位可能出现瘀斑,这是由于骨折引起的血管破裂,血液渗入周围组织所致。瘀斑通常在骨折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出现,颜色可能从红色逐渐变为紫色、蓝色,最后转为黄色或绿色。
指骨骨折后,建议及时就医进行X光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恢复期间,避免过度活动手指,保持患肢抬高以减轻肿胀。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和鱼类,有助于骨骼愈合。适当进行手指的康复训练,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二次损伤。
远节指骨骨折是否严重需根据骨折类型和损伤程度判断。轻微裂缝骨折通常不严重,而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肌腱损伤的情况则需重视。远节指骨骨折的严重程度主要与骨折线是否累及关节面、是否合并甲床损伤、是否存在开放性伤口、是否伴随神经血管损伤以及患者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关节面受累当骨折线延伸至远指间关节面时可能影响关节活动度,此类情况需通过夹板固定保护关节。若关节面移位超过2毫米或存在台阶样畸形,可能需手术复位以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康复期常需配合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2、甲床损伤伴随甲下血肿或甲床撕裂的骨折需清创缝合,否则易导致指甲畸形生长。甲床修复后需用丙烯酸甲板保护6-8周,期间要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严重甲床缺损可能需行甲床移植术。
3、开放伤口皮肤破损的开放性骨折存在较高感染风险,需急诊清创并使用抗生素。污染物嵌入骨质时可能发展为骨髓炎,这种情况要彻底冲洗创面并延期闭合伤口。开放骨折愈合时间通常比闭合骨折延长。
4、神经血管损伤指神经末梢损伤会导致指尖感觉障碍,血管断裂可能引起指腹萎缩。需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神经外膜或吻合血管,术后要监测毛细血管再充盈情况。神经恢复期间需进行感觉再训练。
5、患者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骨折愈合速度较慢,可能需延长固定时间。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固定失效,要考虑使用内固定加强稳定性。吸烟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比非吸烟者延长。
远节指骨骨折后应保持患指抬高减轻肿胀,固定期间要活动其他未受累手指防止僵硬。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鱼肉,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指间关节屈伸训练,使用蜡疗或水疗改善关节活动度。若出现固定松动、持续疼痛或指尖发黑等情况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