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疼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腹股沟疼可能与肌肉拉伤、淋巴结炎、腹股沟疝、泌尿系统结石、股骨头坏死等因素有关。
1、休息制动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运动并保持患侧下肢制动,避免久站或过度行走。可使用弹性绷带对腹股沟区域加压包扎,减轻局部肿胀。夜间睡眠时在双腿间夹软枕保持髋关节外展位,缓解肌肉牵拉痛。
2、物理治疗疼痛缓解48小时后可尝试热敷或红外线理疗,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超声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冲击波疗法适用于慢性肌腱炎。康复期可进行髋关节内收肌群拉伸训练,配合低频电刺激预防肌肉萎缩。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无菌性炎症,肌肉痉挛者可服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细菌感染需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痛风急性发作需口服秋水仙碱片。外用药可选择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局部涂抹。
4、手术治疗腹股沟疝需行腹腔镜疝修补术,股骨头坏死晚期需人工髋关节置换。泌尿系结石大于6毫米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慢性精索静脉曲张可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5、中医治疗针灸取穴以足三里、三阴交为主配合阿是穴,拔罐适用于寒湿型疼痛。内服独活寄生汤加减可祛风除湿,外敷活血止痛膏配合推拿松解筋膜粘连。艾灸关元穴对慢性盆腔放射痛效果较好。
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时突然转向动作,运动前充分热身并佩戴防护腰带。建议选择硬板床睡眠,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饮食多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可适量食用牛奶、西蓝花等。若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发热、血尿等症状,须及时至骨科或普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