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耳朵疼可能与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炎、耵聍栓塞、耳部外伤、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镇痛药物、耵聍软化剂、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1、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儿童耳痛最常见原因,多继发于感冒后细菌感染。患儿表现为突发耳痛伴发热,婴幼儿可能频繁抓耳哭闹。治疗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局部感染,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疼痛。若鼓膜充血明显或渗液,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
2、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常因挖耳或游泳进水导致,表现为耳道红肿、触痛明显。需用生理盐水清洁耳道后,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避免使用棉签等物品刺激耳道,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严重肿胀影响滴耳药进入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减轻炎症。
3、耵聍栓塞过量耵聍堵塞耳道可引发胀痛感,尤其遇水膨胀后症状加重。家长切勿自行掏挖,应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每日3次连续3天后由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合并外耳道炎者需先控制感染再处理耵聍。
4、耳部外伤儿童玩耍时耳廓挫伤或异物入耳需及时检查。轻微擦伤可用碘伏消毒后涂抹多粘菌素B软膏。疑似鼓膜穿孔者禁止向耳内滴药,需耳鼻喉科就诊行耳内镜检查。异物取出前避免进食,防止咀嚼动作导致异物深入。
5、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紊乱引发的牵涉性耳痛,常见于扁桃体炎或鼻窦炎患儿。治疗原发病是关键,可用生理海水喷鼻保持鼻腔通畅,咽痛明显时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夜间垫高床头有助于减轻耳部充血不适。
患儿耳痛期间应保持耳部干燥,洗澡时用棉球堵住外耳道口。避免用力擤鼻或乘坐飞机,防止气压变化加重疼痛。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等。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高热、耳流脓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乳突炎等严重并发症。家长记录疼痛发作时间与诱因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不要自行使用成人滴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