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肘关节脱臼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幼儿肘关节脱臼通常由牵拉过度、摔倒碰撞、先天关节松弛、韧带损伤、骨骼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医生会采用轻柔的牵引旋转手法使桡骨头归位,操作时需避免暴力牵拉。复位成功时可听到弹响,患儿疼痛立即缓解。复位后需用三角巾悬吊保护1-2周,防止形成习惯性脱位。若复位困难可能需在麻醉下进行。
2、固定制动复位后使用肘关节支具或石膏托固定2-3周,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固定期间避免提重物或剧烈活动,定期复查X线确认复位稳定性。拆除固定装置后应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不可过早负重。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疼痛肿胀,或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局部涂抹。若存在韧带损伤可口服跌打丸促进组织修复,严重肿胀时可短期服用七叶皂苷钠片改善循环。禁止自行使用成人镇痛药物。
4、物理治疗拆除固定后采用蜡疗或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可软化瘢痕组织。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配合握力球锻炼前臂肌力。水温40℃左右的旋浴可缓解关节粘连,每周3次为宜。
5、康复训练从手指抓握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肘关节屈伸及旋转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增强韧带强度,避免提拉超过体重1/10的重物。6个月内避免参与拔河、单杠等牵拉性运动,定期复查关节稳定性。
家长需注意为幼儿选择宽松衣物避免穿脱时牵拉患肢,游戏时禁止单侧提拉幼儿手臂。日常补充含钙丰富食物如奶酪、豆腐等,保证每日600毫升奶制品摄入。若发现患儿拒绝活动患肢或出现异常姿势,应立即就医排查脱臼复发。康复期可进行滑梯、秋千等可能造成关节冲击的活动,建议选择游泳等低风险运动促进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