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B超可以查出卵巢囊肿。卵巢囊肿的检出率受囊肿大小、位置、仪器分辨率、患者体型及检查时机等因素影响。
1、囊肿大小:
直径超过2厘米的卵巢囊肿在腹部B超下通常清晰可见。较小的功能性囊肿可能因体积过小或与周围组织回声相似而漏诊,此时经阴道超声检查更具优势。
2、囊肿位置:
位于子宫后方或被肠管遮盖的囊肿可能因声波受阻而显示不清。盆腔粘连或子宫位置异常时,需结合不同切面多角度扫查以提高检出率。
3、仪器分辨率:
高频探头能更好区分囊性与实性结构,低端设备对囊壁厚度、分隔等细节显示有限。彩色多普勒功能有助于鉴别囊肿血流特征。
4、患者体型:
腹壁脂肪过厚会衰减声波能量,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检查前适当充盈膀胱可改善声窗,但过度充盈可能压迫卵巢造成假阴性。
5、检查时机:
生理性囊肿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大小变化明显,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5天复查。怀疑恶性时需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
发现卵巢囊肿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蒂扭转,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并定期复查。日常饮食可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绝经后新发囊肿或伴随腹痛、异常出血时应及时就诊。
宫颈癌通过彩超检查可能发现部分病灶,但确诊需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或活检。
彩超检查对宫颈癌的检出率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相关。早期宫颈癌病灶较小且局限于黏膜层时,彩超可能无法清晰显示异常回声。随着肿瘤体积增大或向宫颈间质浸润,彩超可观察到宫颈形态不规则、血流信号增多等特征性改变。经阴道彩超因探头更接近宫颈,对病灶的显示优于腹部彩超。但彩超无法区分宫颈癌与宫颈肌瘤等良性病变,也不能判断癌细胞分化程度。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通过彩超检查可发现宫颈明显增粗变形、宫旁组织浸润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典型表现。彩超还能评估肿瘤与膀胱、直肠的毗邻关系,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但最终确诊仍需依赖宫颈细胞学涂片、HPV检测或组织病理学检查。
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