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心肌病可能遗传,具体与疾病类型有关。遗传性心肌病主要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类型,主要由基因突变导致。非遗传性心肌病则与感染、代谢异常、中毒等因素相关。
部分原发性心肌病具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倾向。例如肥厚型心肌病约半数病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主要编码心肌肌小节蛋白。扩张型心肌病中约三分之一存在家族聚集性,目前已发现超过50个相关基因突变位点。这类患者直系亲属需进行基因检测和定期心脏评估。
另一部分原发性心肌病属于获得性疾病。如酒精性心肌病与长期过量饮酒相关,围产期心肌病多见于妊娠末期或产后女性,应激性心肌病则由强烈情绪刺激诱发。这些类型通常无明确遗传背景,但部分患者可能携带易感基因,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病。
建议有心肌病家族史的人群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筛查,携带致病基因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酒精摄入等诱发因素。所有确诊患者均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直系亲属每1-2年进行心脏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控制钠盐摄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