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常见合并症状主要有口腔念珠菌病、肺结核、卡波西肉瘤、隐球菌性脑膜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这些合并症多与免疫系统受损程度相关,需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和针对性处理进行控制。
1、口腔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或红斑,伴灼痛感。艾滋病患者因CD4+T淋巴细胞减少,口腔正常菌群失衡导致白色念珠菌过度增殖。可使用制霉菌素含漱液、氟康唑胶囊、克霉唑口腔贴片等抗真菌药物。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预防复发。
2、肺结核肺结核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症状包括咳嗽、低热、盗汗。HIV病毒破坏免疫细胞后,结核分枝杆菌易激活或再感染。诊断需结合痰涂片、GeneXpert检测。治疗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方案,需与抗病毒药物联用。
3、卡波西肉瘤卡波西肉瘤表现为皮肤紫色斑块或结节,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感染相关。艾滋病晚期患者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高发。局部治疗包括长春新碱瘤内注射、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可使用脂质体阿霉素、紫杉醇等化疗药物。
4、隐球菌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以头痛、发热、颈强直为特征,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腰穿脑脊液墨汁染色可检出荚膜酵母菌。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是诱导期标准方案,后续改用氟康唑维持治疗。颅内压升高需频繁腰穿减压。
5、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导致视力下降、飞蚊症,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出血坏死灶。更昔洛韦静脉注射或玻璃体内植入剂是主要治疗手段,缬更昔洛韦可用于维持治疗。CD4细胞计数持续低于50个/μL时需预防性用药。
艾滋病合并症管理需坚持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重建免疫功能。患者应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及时就医。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生食可能含有病原体的食物。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基础免疫力,但需避免过度疲劳。严格遵医嘱用药可显著降低合并症发生风险。